资料图片
近日全国多地生姜价格持续上涨,目前已涨至2010年以来新高,“姜你军”再次来袭。业内人士认为,2013年“毒生姜”事件之后生姜价格暴跌,农民种植积极性严重受挫、生姜种植面积减少,加之去年气候异常生姜单产降低,导致生姜总体产量减少,推动价格暴涨。要想减少农产品价格“过山车式”波动,应该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同时完善相关信息发布机制,稳定消费者信心,避免“一颗老鼠屎”引发整个市场恐慌。
“售价贵过猪肉”生姜价格涨至2010年新高
近日,记者在山东多家超市采访发现,“姜你军”再次来袭。“姜价涨得太离谱了,一公斤竟然超过20元了,有些猪肉一公斤还不到20元,这生姜比猪肉还贵了。”在山东潍坊一家超市,一位正在购物的消费者说。
在山东一些蔬菜批发市场和产地,姜价虽然比超市便宜不少,但同比涨幅依然明显。山东匡山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信息中心工作人员孙玉勇说,市场内的生姜价格持续上涨,今年的姜价是去年的3倍,这几天,市场内姜价为13元/公斤,而去年同期只有4.5元/公斤。
山东省莱芜市是生姜主产区之一,不少种植户也向记者反映,近期生姜的收购价格上涨较快。董茂圣是莱芜市莱城区羊里镇陈家庄村的姜农,也是这个村唯一的生姜收购户。“前两天刚卖了50多公斤生姜,价格为10元/公斤。今年以来,每公斤生姜已经涨了4.6元。”他说。
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2月中旬以来生姜价格出现较为明显的上涨走势,目前已创下2010年以来的新高。
记者了解到,今年姜价的大幅上涨让姜农“赚了一把”。莱芜姜农李宪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种一亩生姜,姜种、化肥、人工等成本大约为3000元,按平均亩产3000公斤、地头收购价10元/公斤计算,一亩生姜能挣2.7万元左右。
姜价大涨源于“毒生姜”后遗症?
业内人士认为,2013年“毒生姜”事件之后生姜价格暴跌,农民种植积极性严重受挫、生姜种植面积减少,加之去年气候异常生姜单产降低,导致生姜总体产量减少,推动价格暴涨。
2013年5月,有媒体报道有农户使用剧毒农药“神农丹”种植生姜,导致不少消费者不敢购买生姜,一时间许多地方生姜价格出现暴跌。“‘毒生姜'事件的发酵让本就低迷的
生姜价格雪上加霜,姜农积极性受挫,生姜种植面积持续缩减,一些主产区种植面积甚至减少了20%以上,这导致生姜产量大幅减少。”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郑宇洁说。
不仅种植面积缩减,受气候影响,生姜单产也比往年有所下滑。“去年夏天雨水大,都生了姜瘟,平均一亩地至少减产20%,村里十户有三户都绝产了,市场上生姜供应量比往年明显减少。我这几天去收购生姜时,
姜农们普遍反映,留种都还不够,哪儿有多余的卖。”董茂圣说。
还有专家认为,当前正处于生姜青黄不接时期,这也推高了姜价。寿光蔬菜指数中心分析师王瑕说,每年这个时候生姜都会出现青黄不接,现在市场上销售的生姜都是去年姜农储存起来的,在新姜上市之前供应量只会越来越少,因此姜价还将继续上涨。
农产品信息发布机制该如何健全?
专家认为,农产品是较为特殊的产品,极容易“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即局地农产品出现质量安全问题,就会引发市场恐慌,从而导致全局性的价格大跌,所有农民跟着遭殃。近年来,生姜、樱桃、柑橘、香蕉等多种农产品都曾因为个别的、局部的质量安全事件,引发整个行业的长久震荡。
并且,价格大跌将挫伤农民种植积极性,导致农产品种植面积缩减、产量下降,来
年价格可能就会出现“报复性”上涨。因此,在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同时,应完善相关信息发布机制,避免“一颗老鼠屎”引发整个市场恐慌。
郑宇洁认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是维护农产品市场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必须真正建立起从“地头”到“餐桌”全流程、无缝隙的监管体系,要做到可追溯,一旦出了质量安全事件要及时销毁“问题农产品”,惩处相关责任人。
此外,一旦出现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相关信息发布机制也很重要。孙玉勇、董茂圣认为,消费者之所以出现恐慌,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即消费者在无法鉴别农产品质量“好坏”的情况下,往往会选择“无论好坏,这类农产品我都不吃”。因此,政府部门和媒体发布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应权威客观,要将“问题农产品”的产地、流通渠道、影响范围、处理情况等相关信息及时发布,并避免以偏概全、人为夸大,引导市场
理性消费。
还有专家认为,要发挥农业保险在保障农民利益方面的作用。王瑕说,无论农产品价格暴涨还是暴跌,都是一种不正常的市场现象,都会损害农民的利益。政府应引导保险公司开发相关保险产品,一旦出现因质量安全等因素导致的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情况,就要及时对农民进行赔付,从而保护农民种植积极性,稳定农产品市场。据新华社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