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记者 汪苏)两天前,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试点实施细则公布,市场引导的新棉季开启。不过,这也对经历“三年计划时代”的棉花市场形成全面冲击。甫出台的新规则正在等待市场的检验。目前,各方观望情绪很甚。
目标价格实施后,国家不再按照每年核定的临时收储价格直接收购棉花,而是让价格随行就市,将市场价格与目标价格之间的差价补贴给农民。根据细则,60%的补贴依据核定面积发放,另40%则依据籽棉交售量发放。政策实施第一年,震荡不可避免。
市场观望
国家发改委2014年4月5日就发布了今年的新疆棉花目标价格——19800元/吨,比去年临时收储价格低600元。理论上,农民收入可以不受实际市场价格影响,得到保障。不过,由于目标价格刚实施,实际情况仍要复杂得多。
棉农王先生在新疆经营一家实际耕种面积580亩的农场。往年,王先生会把籽棉卖给有交储资格的加工企业,一般半月结算一次。不过,今年,王先生不敢去交棉花,“好多农民都压着没卖”。他称,加工企业给的单据上只有交售数量,没有价格,暂时不结算。农民心里没底。秋收时节,农民等钱回笼周转,有的就把把棉花卖给了棉贩子。目前籽棉市场价格近在每公斤6.6元,比去年低了1-2元。按照这个价格,只有亩产到400公斤以上才能保本。
卓创资讯分析师孙立武告诉财新记者,这是因为细则才出几天,由于近日市场价格大幅下跌,加工好的皮棉也不再能走交储的路子,加工企业也在观望皮棉价格和销售,不敢给农民定价。但他认为,这种局面是暂时的。
作为土地流转户,王先生还在担心,自己的农场是否能最终享受到补贴。他告诉财新记者,目前,官方还没有核定他的耕种面积。此外,新疆地广,农场承包户多有自己开垦土地行为,王先生承包合同上的签约面积只有500亩。根据实施细则,未经批准开垦的土地不纳入补贴范围。王先生不清楚政策最终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影响,“棉农都还在观望”。
震荡转型
9月19日,郑棉主力cf501合约一路凌厉下挫,收于1311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结算价下跌550元,跌幅达4.03%。新棉季开始后,郑棉持续下跌,目前价格已接近2009年6月以来的最低点。
据悉,9月初国家发改委制定的《新疆棉花市场价格监测实施方案》中有当价格过度下跌时制定托底方案的条款,但这并未体现了实施细则中。孙立武认为,国家未公布补贴价差限制,令前期所谓的“托底预期”破灭。棉市看跌氛围浓厚。短期期棉空头占主导,郑棉将再度开启下跌通道。
现货市场价格震荡不如期货,目前内地籽棉收购价格在15000-16000元/吨,较之8月底新棉季启动前亦有每吨千余元甚至两千元降幅。孙立武认为,至9月底,市场价格还会降低500元左右。这除了引发产业链调整之外,还对国储巨额库存造成直接冲击。
如此,即便不计算存储等成本,从价差来看,去年收购的国储棉每吨减值将在6000元左右。
这些冲击不可谓不大。不过,2011年前开始施行的棉花托市收购陷入全面困境,改革已成共识。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实施更加市场化的补贴方式目标价格,有利于行业长期发展。
孙立武称,每天都在和原来有收储资格的加工企业负责人交流,这些原来吃收储饭的企业已经在积极转型,现在只能自己去发展客户了。棉花市场化时代正在震荡中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