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8日 星期六
天然气与每个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任何关于天然气价格改革的动向都会引发全民关注。
近日有媒体指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向有关部门提交了一份建议报告。其中,短期改革建议是从2015年至2017年,使天然气价格普遍下调15%。
不过,这个建议却与当下国家天然气价格改革趋势背道而驰。8月12日,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决定自9月1日起调整非居民用存量天然气门站价格,每立方米在去年基础上再提高0.4元。这一方案是实施国家天然气价格调整方案的第二步。按照原计划,从2013年开始,各省存量天然气最高门站价格最终将调整到与增量气并轨,分三年实施,这意味着2015年天然气价格还将进一步上调,各省三年累计上调幅度在21%至62%之间。
但上述报告称,目前国内天然气的价格水平比天然气全成本已经高出约30%,提价不仅不合理,还应该降价。
天然气价格到底是涨还是跌,一时间众说纷纭。
我国的天然气资源较为匮乏,一直以来,进口天然气成为我国使用天然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3年底,中国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达到31.5%,而2000年以来中国天然气年需求增速平均在16%左右。为了保证企业进口天然气的积极性,进而保证供应,上调国内天然气价格的政策应运而生。
进口天然气与国内天然气价格严重倒挂,一直是国内能源界大部分人的共识。然而仔细查找有关价格倒挂的数据,可以发现,它主要来自于中石油一家。如其上市公司2013年年报显示,中石油天然气与管道板块销售进口气净亏损418.72亿元,占到当年中石油净利润的近30%,这一数字也被广泛引用。
事实上,进口天然气价格的高企以及国内天然气开发成本的提高,都使得天然气价格改革显得愈加紧迫。同往年一样,面对价格倒挂的天然气市场,中石油在承受巨额亏损的同时,也一直在呼吁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以实现气价并轨。
不过,令人费解的是,同样在中石油的2013年年报里,其天然气与管道板块整体是盈利的,并实现经营利润288.88亿元。既然进口气价格严重倒挂,那么近300亿元的利润从何而来?
有业内人士指出,中石油计算的1立方米超过1元的亏损,其实主要来自偏高的管输费。中国天然气管网按照14年折旧计入成本,而这种可以使用50~60年的天然气管网,在国际上通行的折旧年限是30~40年。同时,管输费包含12%的投资回报率,而在其他国家这个回报率仅为8%至10%左右,这就导致管输费用存在不合理的虚高,虚高幅度在20%左右。
此外,国家对进口天然气的进口环节有增值税返还的政策。2013年,中石油共获增值税返还70.88亿元,仅这项就占到了天然气与管道板块利润的25%。由此可以得知,天然气价格倒挂有被夸大的嫌疑。这样一来,老百姓显然对天然气价格上涨就不太愿意买单了,而且很多人认为天然气价格都是石化巨头在操控,是垄断经营。
“气源控制者,决定自身价格。现在表面上石化巨头没有垄断,只是因为气源的问题,他们控制的相对多了一些。而且现在国家欢迎有实力和有能力的民营企业加入,就是看有没有实力参加的问题了。中国天然气价格确实有很多特殊性在里面,以至于推行起来相当困难”。金银岛天然气分析师朱颖新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道。
朱颖新同时指出,目前,我国的天然气价格主要分为出厂价、管道输送价、城市门站价和终端用户价4个环节,其中,出厂价和管道输送价由国家发改委制定,城市配送服务费由地方政府制定。这种基于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价格机制严重滞后于行业发展的需要,已经严重阻碍了天然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现在,国家一句话,天然气说涨就涨,结果就是发改委跟物价局公布的成本核算方法,决定权都是些中字头企业,还有物价局,发改委。听证只是为了录像而已。就算是涨价,也得让老百姓弄明白不是吗?”。市民王女士向记者提出了心中的不满。
研究员认为,对于民众而言,真正反感的其实并不是涨价,他们关心的是涨价的依据是什么,背后谁来决定涨。国内天然气价格逢调必涨,加之这种石化巨头“几家独大”的垄断格局,很难打消公众对气价上涨的疑虑,这也是为何天然气涨价屡遭非议,气价改革难以推进的原因之一。
发改委曾明确提出,天然气价格改革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单纯为了涨价,而是要建立具有竞争性的定价机制,即政府只对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进行管理,天然气出厂价格则放开让市场充分自由竞争形成。
但是充分的市场化竞争要以破除垄断为前提,否则政府指导价格很有可能就会沦为垄断企业定价。最终损害的还是这些天然气终端消费者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