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banner
焦裕禄式的书记  

2015年3月11日 星期三

  □文晶 浩奇 报道  李广印(右)正在接受康复训练。

  □ 姜国乐 王浩奇 孟 一 韩洪波 王 伟

  1月28日晚11时,金乡县人民医院康复医疗科病房,李广印坐在床沿上,双手用力撑床,试了好几次都没站起来,额头上沁满了豆大的汗珠。站在一旁的李广印的妻子王香玲说:“他憋足了气就想下床练走路,想着早点回村里。”
  2014年5月27日,进城协调安装太阳能路灯的李广印因脑梗塞倒在大街上,除了眼珠子外,浑身上下什么都不能动,话也说不清楚。医生说,手术后到现在,病房里几乎每天都有来看望他的村民。就是这样一位连站立都费劲的病人,却于10月份村两委换届时,以98.6%的得票率被东李村选举为村党支部书记。村民们说:“广印是为俺们累倒的!”
  在村民眼中,李广印就像是一盏明灯,16年来燃烧自己,照亮了东李村老少爷们的心。
    “一心为公就不怕碰钉子”
  “咋样,追上了吗?”去年12月24日上午,村民李如德骑着电动车风风火火进了东李村,一路上好几位村民关切地问他。原来,外村一辆拉猪粪的三轮车不按规定道路行驶,散落的猪粪弄脏了村里的水泥路面,李如德和几位村民追上三轮车对司机进行了警告。
  这几年,东李村的人心齐了,连村容村貌这样的小事,村民都能自发地站出来维护。然而,谁能想到,十几年前这里可是鸡黍镇出了名的“乱子窝”,人心像落在地里的蒜疙瘩,稍一用劲就散得七零八落。有的村干部经常到村民家里吃吃喝喝、要这要那,宅基地划得有多有少……干部在村民那里没有半点威信可言,想开展工作更是寸步难行。1998年,镇上把在县城做生意的李广印请回村里任村支书。
  那时,东李村的“蚰蜒小路”连个地排车都拉不过去,像一道道捆柴禾的绳索,缠住了村里人发家致富的脚步。好几任村干部都想扒房开街,可对他们失去信任的村民不准任何人动房子,动辄以命相抵。开街,成了历任村干部连闲谈都要绕开的雷区。
  “一心为公就不怕碰钉子!”李广印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决定“先点亮这把火”。李广印爹娘的房子也在规划的道路上,为了让老百姓信服,他首先跑到二老面前,磕了三个头,第二天就把房子给拆了。
  做其他人的工作时,李广印经常被村民用菜刀指着鼻子赶出大门。那段时间,总有人在他背后吐唾沫,他就装看不见,照样腆着脸跟人家打招呼。别的村干部嫌丢人,他说,“当村官不能今天记这个的仇,明天记那个的仇,要化敌为友。”
  经过不断努力,眼看开街将要破题,李广印没想到,自家三嫂却成了刺头。三嫂说什么也不愿拆房,“谁敢动一点儿墙皮,我就和他拼命!”
  李广印磨破了嘴皮子,三番五次登门做工作,可越是这样,三嫂越是认准了死理不肯松口。眼看着动工修路的日子就到了,李广印急得直冒汗,最后决定快刀斩乱麻!
  扒房的吊车开到三嫂家门前,突然停下了。三嫂躺在车轮前扬着头对着李广印大吼:“我看看你能要我的命不!”
  李广印没了辙,当着众人的面直溜溜地跪在了土渣路上:“当兄弟的求求你,就算你给我帮帮忙中不?!”
  顿时,围观的村民都没了动静。三嫂一时难以招架,在别人的搀扶下晃晃悠悠站了起来……李广印此时也直起身来站到了吊车轮子上:“咱东李村穷就穷在路上,老少爷们给我个机会,村子3年不变样,我李广印就是东李村的罪人!”
  为了修路,村里拆了160多间房子,打通了所有大街小巷,三纵四横,规划清晰,村民也在全镇最早走上了水泥路。“要不是修路,你三哥发丧连棺材都抬不出去。大兄弟,当初我不对。”三嫂的老伴去世后,她主动向李广印道歉。
  “人的名,树的影。”老支部书记李志涛对李广印连竖大拇指,“在乡下,只要一心为公,老百姓都会信任你,人心齐了哪还有干不成的事?”
    进京叫卖东李山药
  “要喝山药汤,请来东李庄。康熙帝吃了都赞不绝口的红花斑山药,老少爷们都来尝一尝、看一看。”2009年秋天的北京新大地农贸市场,一心想要打开山药销路的李广印挽起袖子、拉下面子吼了起来。
  卖命吆喝的背后,是一场珍品山药的掐表挽救战。东李村种植红花斑山药的历史可追溯到300多年前,可就是这种营养价值高、市场销量好的珍品山药,却在几十年前突然断了茬,只剩为数不多的几家在地头上插上几根。
  东李村是个纯农业村,村民大都指着种大蒜、棉花过生计。可眼瞅着老百姓的钱袋子总是鼓不起来,李广印边向周围种植经济作物的村子取经、边翻阅资料。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村民家里尝到一吃就停不下嘴的红花斑山药,这才惊觉“众里寻他千百度”的致富金疙瘩竟然一直都在自己身边。
  “不能让老百姓抱着金碗要饭吃!”李广印找到村里种过山药的老人,从城里请来技术专家,重新疏通了田地里的排水沟,发动村民重拾种山药的老把式,种植红花斑山药。经过努力,东李村成立了红花斑山药合作社,一下种了50亩。
  第一年山药大丰收,大伙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李广印却默默为销路皱起了眉头——要是山药卖不出去,大伙的热情还不得像火红的柴火棍被浇上了冷水,“哧啦”一下都消了?“就算50亩山药全瞎在我手里,也要保住大伙致富的热乎劲!”李广印在村头挂上牌,拉开磅,开始自己收山药。市场价8块多一斤,他给老百姓按9块,5万多斤的山药,没有周转资金,他为村民打下欠条,一一按上红手印。
  “当时光想着为村民解忧了,能不能卖出去心里一点底也没有。”面对一屋子的山药,李广印感到这下“用劲过猛了”。一辆摩托三轮,装上三四百斤山药,再配一台微型磅秤,为了将村民的山药卖出去,李广印硬着头皮每天天不亮出门,晚上摸着黑才回家。为建立山药代销点,他几乎转遍了镇上、县城所有的商店和饭馆,免费品尝,卖出去再给钱。他还专门让大饭店的厨师将东李山药做成色香味俱全的菜品,拍了照片,各处宣传。2个多月后,李广印硬是用摩托三轮车将5万多斤山药卖了出去。
  后来,东李村的山药种植规模越来越大。2009年,李广印想进一步打开山药销路,背着两捆东李山药坐上了进京的列车。
  “宝印(李广印小名)去北京带的山药就是我的!”村民李广焕自豪地提高了声音,过去的一年他种的4亩山药又是大丰收。他这样的种植户,每亩能净挣2万多元。
    老太自编快板夸支书
  去年12月24日下午,夕阳将村里的梧桐枝干勾勒在整洁的水泥路上,愈发静谧,走在一条小街上,隐约听到阵阵钢琴的声音。循声来到大李庄小学,只见红墙金字,设施先进。美妙的旋律来自学校的音乐课堂。
  村民孟盈在等孩子放学,她说,没想到家乡的小学建得这么好,孩子今年上五年级,是从县城转学过来的。大李庄小学有自己的“大鼻子”校车,周围十里八村的孩子都涌到这里上学。村民引以为豪,连小学生嘴里都传着李广印的好。
  东李村在李广印的带领下,硬化水泥路面,改造了坑塘,修建了村休闲广场,贯穿广场的是长达16米的文化长廊。为推进农业生产,李广印积极向上申报突击复垦项目,修复村生产路5000余米,修建了排灌站,重新开挖了长达5200米的干渠,改变了多年来地不平、灌溉难的状态。就在这次生病的前一天,他还在忙着修建拥有20多张床位的互助养老院。
  村委会办公室里放着70多块奖牌,其中有一块是“省级文明村”,“为了保住省里这块牌子,大家伙儿连个烟头都不好意思扔了。”村民李广贤以此为荣,逢人就说他们正忙着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村”。
  学校、养老院、村委大院、文化广场……东李村最崭新的建筑肯定是公共场所。自从摘掉了“穷帽子”,李广印一刻也没忘记将致富成果惠及村民。新当选的女村委会主任宗杰哽咽地向记者讲起了这些公共设施背后的一段故事。
  2013年秋天,李广印年仅26岁的二儿子突发疾病,不到3个月就去世了。李广印当时正忙着为修建村办公室申请资金,为了不耽误村里的事,儿子在北京住院期间,他竟然让村里的文书帮忙照看孩子,自己回村继续工作。儿子去世后第三天,他就出现在了修建村办公室的现场。妻子在医院住了22天,李广印陪伴的时间也不到一天。
  妻子虽然嘴上说丈夫铁石心肠,但更多的是体谅,“那段时间,广印整晚整晚地翻来覆去睡不着觉,身上直冒汗,连被褥都浸湿了。我问他怎么回事,他说一想起二儿子的事就这样。”
  说起东李村的变化,村民周瑞芹老人的快板念道:“俺东李,有医院,有饭店,还有小学幼儿园,超市东西样样全,幸福院里笑开颜。感谢书记李广印,又敢想又敢干,不怕苦来不怕难,东李变成了二金县(金乡县)。”
    “不能糊弄老少爷们的信任”
  2014年5月27日,王香玲永远忘不了这一天。李广印早上5:00多就起了床,对妻子说,“香玲,我不在家吃了,村里太阳能路灯还没安,我得到县城协调协调这事。”
  丈夫10年前就有脑出血的病底子,身体状况一直不好,这样不顾身体说走就走,王香玲实在看不惯,说什么也要让丈夫吃了饭再走。李广印看妻子突然“磨叽”起来,就发了火,推起自行车硬往外走。
  这一出去,一直到晚上9点多都没回来。王香玲虽然生丈夫的气,但这时更多的是担心。“您拨打的电话暂时无人接听,请稍后再拨”,10点了,王香玲打了6次电话,都无人接听,她心里开始发毛了。
  在二儿媳妇的帮助下,她终于联系到了在县城工作的大儿子。果然,李广印那天到了县城,光忙着工作,直到下午1:00多都没吃饭。办完事情他才觉得饿,刚想回家,走着走着却突然晕倒在县城的大街上。王香玲在医院见到丈夫时,当场就懵了,蹲在地上起不来。
  住到第11天,李广印的右手刚能动弹,还不能说话,他向周围的人使眼色要纸和笔。只见他的手晃晃悠悠在纸上写道,“王香——”,王香玲问是不是想写她的名字,他不会点头,就挤了一下眼,示意想跟妻子说话。
  王香玲把耳朵凑上去,刚刚听到他断断续续说出声:“我——对不起——你,我——把你攒的私房钱——用到村里——安太阳能路灯了。”
  听到这话,王香玲眼泪扑簌簌掉下来,心中五味杂陈,不知说什么好。那是她自己在家攒了近30年的私房钱,总共4万5千元,“他把钱拿走我竟然一点都不知道。”王香玲咬着牙抱紧丈夫的手喊了一声:“广印!金山银山我都不要,我就要你陪着我!”
  建排灌站、盖养老院、装变压器、修建小学校和安装太阳能路灯是李广印2014年答应要为村民办的5件实事。就剩路灯没安了,李广印住院期间也一直放不下这事。等恢复到能说话了,他就整天背着护士和妻子跟村里打电话。
  4个月后的一天,李广印正打着电话,看见妻子晾衣服回来,话没说完就把电话挂了,因为手脚不灵活,手机掉在了地上。王香玲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就索性捡起手机让他继续打,“广相(村委会副主任),村里的路灯安上了吗?”对方一说还没安上,李广印气得全身打哆嗦,非要亲自去村里安路灯。
  医生和家人不同意他这样拼命,李广印说,“我既然干了这个书记,就一定要干好,不能糊弄老少爷们的信任!”后来,他还是坐着轮椅到村里亲眼看着安上了太阳能路灯。
  “都病成那样了,还惦记着村里,俺看着都心疼得慌。”说起这事,周瑞芹老人偷偷抹起了泪,“这样的好书记,俺不选他选谁?”

 

大蒜产业信息监测预警平台 大蒜产业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大蒜价格形成中心 大蒜信息网门户网站

免责声明:本站为公益性、非盈利性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大蒜产区、大蒜批发市场、互连网、大蒜有关人士及其它渠道网友自行发布,与本网站无关。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

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自负法律责任。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诉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联系方式  法律声明 管理入口

鲁公网安备 37082802000046号


 
 
 
 
 
 
 
 
 
 
 
 

是谁主导了大蒜市场——供需决定价格,市场灵活调节

大蒜价格网经典话语

  【大蒜提倡“一蒜两制”】

  我们大蒜价格提倡“一蒜两制”,炒大蒜既可以搞全款,也可以从事分款。我认为,不怕炒蒜、存蒜,就怕炒也没有,存也没有,要炒存双富有。

  【做大蒜,要“三不倒”】

  我们做大蒜,要“三不倒”。再大的困难难不倒,再多的表扬夸不倒,再强的威吓吓不倒。

这样做大蒜生意就没有挫伤炒大蒜的积极性。因为我是一名蒜商,蒜商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币服务。

  【要当就当“有本事”的蒜商】

  当好一个蒜商,一定要有开拓精神,而且经常看到自己的不足。如果只是为了当稳这个蒜商,老老实实、平平庸庸,

甚至叫资金与家人脱皮掉肉,那是蒜商没本事。

  【蒜商致富要做好“三头”】

  为带领蒜商共同富裕,我们要自觉坚持做好“三头”:吃透上头,正确理解党的方针政策,掌握工作动向;熟悉下头,不坐办公室,

深入第一线,做到国外情、国内情、产区情心里有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蒜商碰头,交流情况,及时研究解决问题。

  【总结当蒜商的30多年】

  这30多年,总结起来就是,80年代“拼”,拼命干;90年代“醒”,如梦初醒;2000年代“警”,警惕骄傲;2010世纪“新”,不断创新。

【蒜商“吃透两头”、“两头一致”的说法】
蒜商做大蒜生意有“吃透两头”、“两头一致”的说法。“既吃透国内外市场怎样调整,又吃透产地工作实际;

既一头与市场保持一致,又一头与产地保持一致”,“不管大蒜风云如何变幻,国内外市场怎样调整,

蒜商都能够启动自己的响应机制 ,一次次避开风险,抓住发展机遇,实现超前发展、科学发展”。

“大家”与“小家”
没有大家,何来小家,没有大蒜价格信息在背后积极地扶持,何来大蒜今日的辉煌。既建好“小家”,又奉献“大家”。
凡是能懂得信息的人,都能建好“小家”;凡是能建好“大家”的人,也都能建好“小家”。如果连“小家”都建不好,“大家”也无从谈起。
没有永远上涨的行情,也没有永远的下跌的熊市。卖货不要想到最高点,收货也不要想到最低点。
金乡房产网金乡团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