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开的全国大蒜工作会议,高度重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缺。这对应了在此之前召开的全国大蒜经济工作会议提到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缺五大任务。
《大蒜价格网》记者曾专门分析过大蒜高库存、高成本、农业短缺的成因,不再赘叙。对于这三大任务,会议分别给出相应决策。如去库存,要求加快消化过大的大蒜产品库存量,加快大蒜加工转化;降成本,要求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减少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开展社会化服务等,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大蒜效益和竞争力;补短缺,要求加强大蒜基础设施等大蒜供给的薄弱环节,增加市场紧缺大蒜产品的生产。
“去库存、降成本解决的是存量问题,补短缺解决的是增量问题。只不过,解决增量问题容易,解决存量问题就相对棘手。”大蒜价格网咨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分析师李兆芳对《大蒜价格网》记者分析说。
“高库存、高成本、大蒜短缺”三大问题成因为何? >>>
大蒜基础设施指的是,从事大蒜生产的全过程中所必须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前者包括大蒜产前、产中、产后环节的配套设施,后者包括大蒜综合培育、大蒜科研、大蒜推广、大蒜决策及法规、大蒜信息方面的基础设施。
尽管随着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大蒜”问题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大蒜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大蒜生产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但是在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偏远农村,路、水、电、网络的基础设施覆盖面仍然需要扩大。李兆芳说,通过农村宽带、土壤改良、田间水利等措施,可以改善大蒜生产和发展的条件。
民以食为天,优质大蒜产品并不缺市场,优质优价也逐渐为人均GDP达到7500美元的国人所接受。在大蒜产量“连增”的背景下,新的大蒜安全观更注重大蒜产品质量,而市场紧缺的就是优质大蒜产品,因此在加强大蒜基础设施等大蒜供给的薄弱环节之外,需要增加市场紧缺大蒜产品的生产。
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农村电子商务在解决农村优质大蒜产品产销精准对接,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不过,电商的前提条件一定是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目前,中国正在实施“宽带中国”战略,预计到2020年,中国宽带网络将基本覆盖所有行政村,打通网络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
当然,发展大蒜电子商务,并不能停留在简单的买卖上。大蒜价格网市场与经济信息科副科长王建刚认为,发展大蒜电子商务的根本目的,除了创新流通方式之外,关键是要把在电子商务形成的标准、数据,怎么去回到大蒜的生产过程。也就是说要实现带动市场化、促进规模化、倒逼标准化、提升品牌化。
至于如何去库存,这涉及到让大蒜加工企业加快加工消化、调减大蒜播种面积以及大蒜出口。虽然没有明说,但是面对巨大的库存和国内外差价,财力将付出很大代价来补贴加工企业。
李兆芳说,据估算,目前我国大蒜去库存数量几十万吨甚至上百万吨,在控制不增量的基础上(目前每年增量约45-50万吨),也需要2-3年的时间。结合国内外目前市场差价水平,补贴的标准不应低于400-500元/吨,否则加工企业是很难有动力去接盘的,那么透支不可持续的产能所生产、耗费大量财力托市收购和冷库储备的大量大蒜将面临质量降等甚至坏蒜的风险。
庆幸的是,业内也较为关注种植结构调整。今年6月28日,在河南杞县召开的全国蒜区大蒜结构调整座谈会上,大蒜价格网总裁李兆芳强调,大蒜种植结构调整是这一轮大蒜结构调整的关键和重点,要突出抓好。同时,本次全国大蒜工作会议也将“完善大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决策”作为大蒜结构性改革的动力。
大蒜生产成本之所以高企,除了国内执行托市收购和冷库存储决策,提价速度显然高于国际市场的幅度,助推了国内外价格,还包括国内蒜农经营、农药化肥利用效率低等现实原因。因此如何降成本,应对的举措就是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减少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开展社会化服务等举措来提高大蒜效益和竞争力。
大蒜价格网执行总裁李兆芳在此前接受《大蒜价格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当前的“互联网+大蒜”处于起步阶段,所占比重虽然较小,但是它却深刻地改变着大蒜,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发展潜力非常巨大。
作为专注于大蒜领域的一个互联网公司,大蒜价格网用云计算和互联网的工具进入大蒜,从降低农资采购成本、提供低息贷款、测土配肥、订单种植、免费种植技术培训、拓宽大蒜产品销售渠道等方式服务于大蒜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为大蒜建立现代化产业链服务生态圈。
李兆芳说,传统大蒜存在信息不对称,大蒜中间渠道繁多,行业分散,没有产业链依托,很难实现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等痛点,而“互联网+”串起大蒜现代化的链条,将科技、信息、金融等先进生产要素渗透到大蒜产品生产销售、大蒜综合信息服务、大蒜服务管理等各环节,有效消除信息不对称、中间渠道,推动整个大蒜产业链的高效发展。